关于传承保护苏州府衙文化建筑和遗址, 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议

2021-02-01 16: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以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享誉海内外。苏州现存的历代府衙建筑和遗址,记载历史往事、诉说兴衰成败、保存营造法式、熔铸政治精神,具备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从留存下来的道前街、王废基、察院场、吴县直街、长洲路等道路名称也可以看出府衙文化早已构成了苏州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由于认识和推广等方面原因,苏州的府衙文化远不及园林古镇刺绣评弹昆曲那么备受关注深入人心,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苏州的府衙建筑或者移作他用或者日渐消亡,如果我们再不及时恢复和开发利用,这些残存的历史遗迹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荡然无存。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传承保护苏州府衙文化建筑和遗址,以文旅融合的观念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片区建设,向世人展示多元化的苏州形象。

州现存的府衙建筑和遗址有江苏巡抚衙门、巡抚中军衙门、江苏布政使司署、江苏按察使署、司狱司署、关税务司署、卫指挥使司署、苏州府署、元和县署、吴县署、长洲县署、织造府署、太平天国忠王府、北南西三察院16处,今存8处(分别是江苏巡抚衙门、巡抚中军衙门、江苏按察使署、司狱司署、关税务司署、元和县署、织造府署、太平天国忠王府)。地处道前街170号的清代江苏按察使署是古代官式建筑代表,民族英雄林则徐担任江苏按察使时曾经在此办公,民国时著名的“爱国七君子案”在此审理,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署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规范严谨的布局形制,是研究清代官署建筑、提取建筑理念建筑手法建筑美学的重要实物标本,同时具备法治教育意义。位于带城桥下塘第十中学内的苏州织造府署为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是“江南三织造”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当前苏州府衙建筑的保护利用状况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有一半府衙建筑已经不存在了,而现存的建筑基本被占用作为行政办公场所或企事业单位用房,缺少介绍展示的空间,文化体验活动少,不利于府衙文化的传播推广。比如,江苏按察使署现为政府机关和国资企业单位办公场所,建筑出现逐年老化现象;苏州织造府署位于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因为不能影响正常教学,造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情况。

二、现存的府衙建筑和遗址比较分散,而且没有醒目的标识,开发旅游线路和打造文化片区存在着规划设计、策划运作、交通疏导和周边环境建设等问题,需要统筹多部门联动。道前街、十梓街、五卅路、书院巷、东北街等府衙建筑和遗址比较集中的街区也是苏州古城区内人流车流比较密集的地方,需要解决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问题。

建议:

一、高度认识苏州府衙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酝酿出台政策文件和相关地方性法规,将推广苏州府衙文化、推动古城文化片区建设列入苏州市文化产业十四五规划。

二、组织国内外历史地理和古城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梳理苏州的府衙文化资源,研究现存府衙建筑的美学特征,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和出版相关书刊著作的形式提炼文化价值、讲好苏州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府衙文化故事。在现已查实的16处府衙建筑点位上设置标识标牌,将苏州府衙的历史文化显性化,推动引导全社会关注和监督保护。在不影响府衙建筑内单位正常办公活动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苏州现有的博物馆藏品等手段开辟展览空间,建立相关的陈列馆或博物馆;对现已无存的府衙,采用先进记录手段或技术,进行资料的调查搜集整理与保存工作,形成文字、图片、音像三类资料,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实物资料。

三、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形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串联起园林、街坊、大运河苏州段等文化遗产资源,深度推进文旅融合,通过线上推广和加入微旅游线路等形式开发府衙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向游客和市民宣传介绍苏州府衙文化。充分挖掘苏州府衙特有的建筑文物特色和人文历史故事,彰显明清时期江南重地苏州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发展的盛世景象,打造新的旅游核心,激活“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唤醒历史文化名城记忆,进一步推动苏州古城“城景一体化”发展。可以考虑在江苏巡抚衙门、按察使署、司狱司署旧址集中的道前街周边区域内打造府衙文化片区,府衙文化片区要在保留原有府衙建筑规制基础上,明确旅游定位和打造品牌IP形象,细化宣传教育、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商业活动等功能,提炼官署文化主题、加强廉政文化和法治教育,开发具有高体验度、高参与度的人文活动,营造多元感知空间,形成管理者、游客、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共同推动的高体验文化氛围。

四、开发府衙精品旅游线路的同时也应该尊重现实重视个案建设,区别对待不同的府衙遗址,防止出现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和过度商业开发的现象。比如位于第十中学内的苏州织造署,就不宜作为全天候开放的旅游场所,可以采取提前预约、节假日开放的方式,或者作为保存织造文化、红学研究和苏州民俗资料的场所。